小时候,外婆在一个城镇的天主堂帮忙神父作保洁工作。假日我常陪外婆到教堂去,有时趁神父傍晚不在时,我会偷偷在教堂内弹风琴。这是印象中我最早与教会产生的关系。这一生除了父母之外,影响我最深的就是外婆。
她为人热心、和蔼可亲,常乐于帮助人。若我生命中有与人建立关系的美好品格,无疑都是从外婆身上学来的。我觉得自己非常幸运。从小家庭小康、高中毕业后念了一流的大学;大一就认识了先生,育有一女一儿。在保险公司作寿险顾问,工作很顺利,一作就是十九年。在如此平顺的生命中,为何我需要认识上帝?照理讲应该不需要,但在九年前,我开始问自己,到底作为母亲和妻子,我的智慧从哪里来?我一直找寻这个力量的源头。这时,有位同事带我到一个成长团体,帮助我思考生命的价值。那次之后,我觉得人应该要有信仰才对。后来,小姑丈也介绍我到一个道场去,虽然佛经我读不懂,不过也刺激我去深思人生需要感恩,可是要向谁感恩呢?向老天爷,但老天爷又是谁?这些疑惑促使我更认真去寻找生命的主。
2002年年底,有个保户蔡女士,她是位基督徒。我们约好见面,分享完后,她问我:「有甚么事可以为你代祷?」这是我生平第一次听到这句话。心想竟有人如此关心我,心中彷佛有一股暖流通过一样。我人生虽没有遇到甚么重大挫折,一路走来也都很幸福,但年底的业绩是我最大的目标,我就请她为这事祷告。
不久,我主动打电话给蔡姊妹说:「我可否到您的教会去看看?」那天聚会时我躲在教会楼上的角落里。当时我还搞不懂耶稣和耶和华的关系,可是聚会的整个气氛感觉很好。后来牧师邀我上了几次「基要真理」的课程,回去后我也积极地去买书来看,并收听佳音电台和看福音电视台。我越渴慕上帝,就感到越兴奋,心里很肯定这条路是我要走的。
虽是如此,我心里仍有另一个声音:「信耶稣,怎么可能?」因为我的婆婆信的是民间信仰,逢年过节都要拜祖先,有时一拜就是三十几碗,而我是家中唯一的媳妇,能不承续传统吗?先生也说:「妈妈年纪已大了,对于信仰的事,你不要轻举妄动。」虽然外表看来信主之事实在不可能,但在上帝凡事都能,祂成就了一切。
2004年2月1日星期天,这是我第一次遇见上帝。那天我带女儿到办公室去,婆婆刚好打电话到家里来,儿子告诉婆婆:「妈妈和姐姐去教会,都没带我去……」之后婆婆就打电话来严厉责备我:「你不要祖先了吗?」除了惊吓之外,我赶紧打电话给牧师及教会的姊妹们,请他们为我祷告。
那天晚上,我打开《荒漠甘泉》,心里十分震惊,当天的主题竟是「这事出于我」。这事是甚么事?这事是以前我没勇气向婆婆表达要受洗的事,上帝就让这事发生了。这事是出于上帝,不是出于人。于是我顺势决定不再烧香拜佛了,但我要如何向婆婆说明呢?
那年清明节回婆家时,我请牧师和姊妹们为我祷告。当天五点多出门扫墓,婆婆说:「先上楼去拜。」我说:「妈,我不烧香了。」此时先生刚好也帮我挡了一下,说:「基督徒拿花也是可以的。」婆婆说:「上次她也有拿香啊?」先生说:「上次她不懂,现在懂了。」之后约有十分钟气氛很僵。我告诉婆婆:「妈,我知道您很生气,但我信耶稣是为了以后能更孝顺您。请放心,以后我一定会更孝顺您。」之后,婆婆并没有因此而对我悲度恶劣,反而对我很好。当年十月三日我便顺利受洗成为基督徒。回想这事,我想靠自己去面对信仰的坚持,确实不可能,但上帝祂能,因为圣经说:「这事出于我。」
信主后,最大的改变就是明白生命的主权不在我,而是在主;我的人生目标也从追求自己的成功,转成「荣耀上帝」。我明白上帝要藉着我现在的身份把福音带给更多的人。以我的助理为例。她认识我十七年了,算是看我看得最清楚的人,如果我的生命不是真实的改变,她也不会受感动去相信耶稣,并受洗成为基督徒。还有一位同事得乳癌,我把福音传给她,信主后,她更有勇气去面对她的病痛,之后身体也渐渐康复。前几年的圣诞节她还为主作了美好的见证,她常感恩地说:「谢谢你,让我可以认识耶稣。」
因为工作年资较久,对同事多少会有一些影响力。有时年轻的同事会来请教我如何有效地达到目标?我告诉他们:「寿险工作是需要上帝的,因为我们爱人的能力有限,每当我们在工作上遇到挫折,就要回到上帝那里去充电(读经·祷告),才能再保有更多爱人的能力。」
五年前我得到公司「金心奖」的荣誉,公司将一万美元奖金交给我,由我全权处理奉献给公益团体。我便将这笔奖金奉献给「1919基督教急难救助协会」,制作成「弱势儿童陪读班」的公益广告视屏,使恩典再继续流通出去。信主,我感到自己像是流通恩典的导管一样,心中充满喜乐。
许多事原本我们都不知道原委,但人不知道的,上帝都知道。感谢上帝,祂知道一切并掌管一切,明白所经历的都是出于上帝,就值得我们一生感恩不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