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课 尼哥底母的改变
1.读 经:约翰福音三:1-8
2.背 经:「耶稣说,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人若不是从水和圣灵生的,就不能进神的国。」
(约翰福音三:5)
3.参考经节:约翰福音七:50-53、十九:39
4.目 标:
1)要成为有热心的信徒。
2)要成为成熟的信徒。
3)要成为有刚强的信心并成长的信徒。
导引问题
1.尼哥底母是谁?他何时来找耶稣呢?(约三:1-2)
2.耶稣告诉尼哥底母,如何做才能进神的国呢?(约三:5)
3.耶稣被钉死以后,尼哥底母带了什么去呢?(约十九:39)
课程内容
尼哥底母这个名字,在新约时代中的希腊人,或是犹太人中是个经常见到的名字。在约翰福音中提到三次有关犹太人的官员尼哥底母的事。第一次是尼哥底母晚上来见耶稣(约三:1-2),第二次是尼哥底母拥护耶稣,并攻击法利赛人(约七:50-51),第三次是当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后,拿着葬礼到耶稣那里去(约十九:39)。从这三次的记录中,可知尼哥底母的信仰渐渐地被改变了,并更加成熟。今天我们要来学习,尼哥底母在信仰上如何改变。
一、晚上来见耶稣的尼哥底母
尼哥底母不仅是犹太人的官员,也是一位老师。他虽然是犹太人心中非常伟大的教师,但却对神国的属灵真理一无所知。他平常听耶稣讲道,在他心中恳切的渴慕有关天国的事情。但是尼哥底母是犹太人的官员,因面子的关系,白天不能大胆的去见和群众在一起的耶稣。尤其是当时,犹太人的官员反对耶稣,所以更难来到耶稣的面前。属世的地位和名誉,使他不愿意直接来见耶稣。
有一天晚上,尼哥底母再也不能忍受,就偷偷的来找耶稣,因为他心里渴望知道神的国。他是一位对真理迫切热心的信徒。虽然信心软弱,为了顾及世上的面子,还有对犹太人的恐惧,所以不敢在白天去找耶稣,可是他愿意晚上去找耶稣。
耶稣对尼哥底母说,若不是从水和圣灵生的,就不能进神的国。尼哥底母虽然有出色的身分和地位,以及宗教心,但他仍然必需悔改,并以圣灵重生。在这世上的任何人都要相信耶稣为救主,并以圣灵重生,才能进入神的国。
二、为耶稣辩护的尼哥底母
自从尼哥底母见了耶稣以后,他的信仰就慢慢长进了。以前是透过话语来知道耶稣,但亲自见过耶稣以后,他对耶稣的信心和神国的信心,就更加坚定了。不但如此,胆小的他也变得刚强壮胆了。过去因为职分的关系,害怕犹太人的官员、害怕世人的眼光,可是现在却能在基督里过刚强的信仰生活。
我们透过以下的事情可以正确的知道。到了住棚节,耶稣上耶路撒冷时,大祭司和法利赛人派人来抓耶稣。可是他们看到差役没有把耶稣抓来,就责备他们,也批评信耶稣的人。那时在他们当中的尼哥底母,就大胆的指责他们的错误,并为耶稣辩护。他用律法责备自认为懂律法的法利赛人,说:「不先听本人的口供,不知道他所作的事,难道我们的律法还定他的罪么?」以前他很胆小,所以晚上来见耶稣,后来他只是在心里成为门徒而已,却没有在人的面前承认过,可是现在他却在法利赛人面前,勇敢的为耶稣辩护。尼哥底母的信仰,正在渐渐的成长中。
三、尼哥底母埋葬耶稣
当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后,大声说一直到死都会跟随耶稣的彼得及所有的门徒,都因惧怕而躲起来了。可是平常在暗中服事耶稣的尼哥底母,在这困难的时刻,却公然的表示自己是耶稣的门徒。可能当耶稣过世后,他对自己以前消极的信仰感到羞愧,而决定从现在开始要紧紧的跟随耶稣。
他跟亚利马太人约瑟和其他门徒见面,准备埋葬耶稣的身体。为了此事,他带着非常贵重的没药和沉香,约有一百斤前来。以当时罗马的重量单位来算,一百斤相当于三十四公斤,是非常多的量。尼哥底母为了埋葬耶稣,摆上了他的财物。「因为你的财宝在那里,你的心也在那里。」(太六:21)如同耶稣所说的,尼哥底母的心,不在于百斤的香品,而是向着更宝贵的耶稣。他把耶稣的身体用细麻布加上香料裹好了。当他用白色的细麻布裹耶稣的身体时,可能后悔在平时没有积极的服事耶稣,如今他虽然是迟了,但还能服事耶稣而感激的流泪。尼哥底母晚上去见耶稣后,他的信仰渐渐地成长,甚至达到成熟的阶段。
我们一直观看尼哥底母信仰成长的过程。他刚开始是胆小的,但后来却为耶稣辩护,最后甚至把心和财物都献上了。如此,我们的信仰也要渐渐的改变而成长。我们要把以前追随世上的快乐、富贵和荣华的心,改变成为忠心献身的心,能够为耶稣牺牲一切,奉献一切。
研经
1.请写下尼哥底母改变的三个步骤(参考课程内容)。
2.像尼哥底母一样,把宝贵的香品献给耶稣的那位女子是谁?(约十二:3)
活出神的话语
1.我们对神的话语要热切,故要努力读经,并参加聚会。
2.就像改变后的尼哥底母一样,我们要在别人面前大胆的表明自己是基督徒,而且在毁谤耶稣的人面前刚强的见证耶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