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思我的父亲
我要缅怀的是我父亲刘永辉,他出生于1966年,去世于2017年,享年51岁。
爸爸1988年左右从四川来到云南,娶妻生子,在云南生活29年。虽然生活艰难,但是在我印象中,他是一个独立自强、勤劳、爱家人、看重家庭的人。我记得,小时候农村有15米多高的烤烟楼,乡下夜晚月光明亮,星星闪烁;他常带我们爬到楼顶,铺上垫子,数星星看月亮。现在回想起来,心里常被那父子之间真挚的爱感动和满足。
父亲去世后一段时间,遗憾、悲痛常常萦绕在我心里,让我久久不能平静。后来,我把自己的悲痛放在个人祷告当中。慢慢被上帝的爱安慰、温暖和满足。我开始感谢上帝让我和爸爸成为父子,在世上有一段彼此相爱的旅程;也感谢上帝让爸爸妈妈、弟弟和我成为一家人,让我们有彼此相爱的机会。也开始明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使再亲近,总会有离开的一天,但是上帝不会离开我。我不再害怕死亡,不再害怕离别;相信那信基督的人,有永生的盼望。
上坟不烧纸 敬祖敬拜主
华人到了清明就要上坟扫墓,少不了烧纸又祭拜。慎终追远是美好的品德,追思的方式不一定需要烧纸或祭拜。不论是资深信徒或初信主的弟兄姐妹,都有可能因为家人还不认识基督信仰,而面临上坟烧纸祭拜的挑战。
任何一个已逝的祖先对后辈最关切的应该是活着的人过上像样的生活,正正当当,问心无愧的做人做事。他们最盼望的是后辈把家庭持守好,把儿女带好。这些都不是烧纸祭拜能成就的。
鼓励基督徒在家里起一个带头作用,提醒家人先辈的期望,分享先辈在世时的美好德行。带领上坟的家人,手拉着手,为先辈的美好品德和恩情感谢上帝。并为全家大小祝福祷告,身体健康,行事正直,勤俭持家,彼此和睦相爱。
今年清明试试看,不烧纸,不祭拜,改为祷告,把敬祖的心化作有效的行动,向天上至高的神敬拜,求他赐下恩典,保守全家走在光明路上。
我的家人因为散居各地,加上工作忙碌无法相聚,一同上坟扫墓,因此这些年就在线上进行清明追思。相约好时间,家人都上线。播放诗歌一同敬拜主,然后读一段圣经,祷告感谢主恩和先辈。
每一位家人都简短分享所追忆的美好过往,由最年长的家人做总结和祝福祷告。既慎重也具有敬祖追思的意义,附带让家人有个凝聚机会。家人们不论是否基督徒都看重这个家庭礼拜,不再随从一般的做法。
与您分享,祝福您全家今年开始用心灵和真理过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