惧怕人的,陷入网罗;惟有倚靠耶和华的,必得安稳。–箴29:25
字典将“坚信”定义为“确定的或坚定的信念”。坚信是在道德上分辨是与非的确定性。坚信与偏好不是一回事,偏好多是出于对事物的个人见解。偏好常常变化,而坚信极少改变。
我们几乎每天都面临这样的选择:我是为讨上帝的喜悦,去做正确的事情呢,还是为了讨好人,放弃信仰去做明知错误的事情呢?
一百多年前,威廉·阿诺特(William Arnot)就指出,尽管知道真理的人比比皆是,但能遵行真理的人寥寥无几。他说:“所有人都认同的道理,却几乎没有人能行出来。”如果要问这种情况在现在有了什么改变,那就是真理不再被人人皆知。当今,知道真理的人几乎是稀世珍宝了。
在当代,基督徒总是收敛自己的锋芒,唯恐冒犯了别人。事实上,基督徒往往过分注重迎合这个世界,完全忘记了十字架也有与这个世界冲突的一面。实际上,我们不是太犀利了,而是不够鲜明。或者说,我们在正确的事情上不够旗帜鲜明。
本篇的主题经文提到的“惧怕人的”,确切含义又是什么呢?由于我们在今世的大部分奖赏都来自于人,很自然地,我们就想取悦于人。这种倾向虽然在某些方面是可贵的(比如做好本职工作、遵守诺言以及怜恤他人等),但在精神领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在讨论永恒真理时,我们就会告诫自己要出言谨慎,但可能因此错失了宣扬真道的良机。我最近听说,一个大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宣称:如果你想获得升迁,最好不要公开你的信仰;要谨小慎微,别说得太多了,不要惹是生非;等你到了高级管理层后–如果你能爬到的话–再公开自己的信仰吧。
然而,惧怕人的后果仅止于此吗?等你爬到人生的巅峰时,你也许已经完全习惯做“好好先生”了,更倾向于保持缄默,只是四平八稳地等着退休。
惧怕人是人生的网罗,它让我们在该挺身而出的时候却像个哑巴,它最终使我们看重世界的评价超过看重上帝的肯定。最糟糕的是,它让我们误以为这个世界比天国更重要。
针对这些问题,这节经文在结尾处说:“惟倚靠耶和华的,必得安稳。”如果你以上帝的事业为荣,他就必亲手扶持你的事业。也许你并不能飞黄腾达,但你会特别享受这段天路旅程,因为你知道上帝与你同在。
祈 愿
求你赐给我们在真理和爱之间完美的平衡,好使我们毫无畏惧地护卫真理。
默想
1.说出一次你由于惧怕人而不敢坚持真理的经历。下一次你将如何用不同的方式处理?
2.谁是你所知道的最勇敢的人?有人会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想到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