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对现今动荡的时代
今天我们面对一个充满动荡的世代,以巴冲突,再一次揭开了世界无解的难题,带来全世界的撕裂:全球经济不见好转、国内外政党内部问题丛生、选举情况诡谲难测。在这「危机四伏」的环境中,人心充满恐慌,也很容易选边站,常感到愤怒不平。但圣经告诉我们:「凡从神生的,就胜过世界;使我们胜了世界的,就是我们的信心。」(约壹5:4)。基督徒毋须惊惶恐惧,反要凭着信心倚靠神,胜过环境。
当转眼仰望耶稣
愈是动荡不安的时刻,愈要将眼目转移到主耶稣基督身上。希伯来书第13章第8节说:「耶稣基督,昨日、今日、一直到永远,是一样的。祂永不改变。」我们转眼仰望耶稣,因祂是坐在宝座上掌权的神。
诗篇29篇第10节提到:「洪水泛滥之时,耶和华坐着为王。耶和华坐着为王,直到永远。」洪水泛滥,令人惊恐,我们常不明白为什么神容许它发生,但不代表神的手不在工作。
环境的变化也许叫人惊讶,但没有一件事能叫神惊讶的。初代教会面对大逼迫,门徒们四散各地。从人来看,肯定灰心失望,教会恐怕很快就瓦解了。但历史却证明,教会在各地快速成长,信徒走到哪里都在传扬主的福音,教会就被建立起来。不管仇敌攻击多猛烈,所有政权如何竭力抵挡神,无一能拦阻神继续工作。
旧约时代先知哈巴谷,不明白为何兴起迦勒底人来刑罚以色列人,仍来到守望楼上求神。哈巴谷书第3章第17-19节记载了那伟大的赞美:「虽然无花果树不发旺,葡萄树不结果,橄榄树也不效力,田地不出粮食,圈中绝了羊,棚内也没有牛;然而,我要因耶和华欢欣,因救我的神喜乐。」没有一件事情按哈巴谷所期望的发生,但这个「然而」是他认识到神的工作持续不断,心中因此得享安息、安慰和盼望的确据。
我们之所以要转眼仰望耶稣,更因为祂是我们生命的大牧者。羊若没有牧人,既缺乏饮食,豺狼来攻击时,更无人能保护,天天惶惶不安。这不就是现代人的光景吗?但基督徒是有牧者的。尤其在此动荡时代,人心疲惫害怕,不知明天将如何,更显出诗篇第23篇中信息的宝贵,因为「耶和华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致缺乏。」
为世代求主怜悯与医治
基督徒要如何凭信心来胜过世界?最基本也最有果效的,就是起来祷告。「耶路撒冷啊,我在你城上设立守望的,他们昼夜必不静默。」(赛62:6)守望就像当兵守夜一样,长夜漫漫,度秒如年,但守夜人有个确切的盼望,就是天一定会亮。今天,神也要在教会中兴起一批守望者,为世代来祷告,直到神的旨意成全,祂的心意得满足。
无论时代多么黑暗,人心多么悖逆,因为主的怜悯,仍能被拯救,回到神面前。马太福音第9章第36讲到「他(耶稣)看见许多的人,就怜悯他们:因为他们困苦流离,如同羊没有牧人一般。」这世代的景况如同羊没有牧人,流离失所,没有盼望;而主怎样怜悯当时的世代,我们此刻就要求主怜悯今日的世代。只有神的怜悯可以将我门挽回到神面前,使这个世代重新得拯救。
现今,战争、灾难、冲突肆虐,无数人身心受创伤。使徒行传第4章第12节说:「除他以外,别无拯救;因为在天下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我们可以靠着得救。」「得救」在原文里就是「得痊愈」之意,唯有耶稣基督能带来全人的医治,抚慰这受伤的世代。因此,我们要紧紧抓住神赐予的祷告权柄,为世代求神医治怜悯,直到祂的旨意成全为止。
用爱胜过恐惧 活出爱的行动
面对动荡的环境,人心容易被恐惧、焦虑、愤怒和不满所挟制。身为神的儿女,不能让情绪来作我们的主,要学习让主耶稣来作情绪的主宰,更要选择以加倍的爱心来对待周遭旁人。保罗教导我们「当以耶稣基督的心为心」,主耶稣从不定罪那些软弱和有需要的人群,总是接纳、帮助他们;面对有疾病的人,祂也不曾推开他们,反而伸出手来,医治他们。今天我们觉得世界太黑暗,急于想要离开,却忘记了主耶稣正是为这黑暗世代而来。在此时刻,愈需要看见神的爱、经历神的爱,我们就是神在这世代所要使用的「爱的管道」。这是今日教会所需要活出的真理。
约翰壹书第3章第18节说:「小子们哪,我们相爱,不要只在言语和舌头上,总要在行为和诚实上。」很多时候,教会想费力扭转世界潮流、价值观,却忽略了真正能改变人心的,往往只是简单、真实又有爱的行动而已。从许多宣教士身上看到,在主里的恩慈行动,本身就有一股力量能够摧毁黑暗权势,改变这个世界。
求主帮助我们,就从周围有需要的人群开始,起来祷告,用爱心胜过恐惧,成为神祝福这个世代的管道。
◆文章转自好消息月刊,培根已获授权发布